◎貧乏
[poor;short;lacking] 貧窮,窮困;枯竭
貧乏不能自存。——《戰國策·齊策》
資源貧乏
生活經驗貧乏
貧乏的想象力
www.⒈ 窮困,貧困。
引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:“齊人有馮諼者,貧乏不能自存,使人屬孟嘗君,愿寄食門下。”
晉葛洪《<抱樸子>自敘》:“年十六,始讀《孝經》、《論語》、《詩》、《易》,貧乏無以遠尋師友。”
清閻爾梅《上史閣部書》:“夫他人之所謂知己,不過文章延舉,仕進提攜,以及患難貧乏,意氣殷殷耳。”
許地山《空山靈雨·債》:“我看見許多貧乏人、愁苦人,就如該了他們無量數的債一般。”
⒉ 貧民。
引漢袁康《越絕書·外傳計倪》:“開倉穀,貸貧乏。”
唐康駢《劇談錄·宰相布施》:“乾符中,有宰相自中書還第,使人以布囊盛錢數千,沿路以施丐者,於是貧乏相牽羅路隅。”
清戴名世《先君序略》:“居鄉好賑恤貧乏,鄉老大夫莫不加敬焉。”
⒊ 欠缺,不足。
引葉圣陶《倪煥之》六:“從它的反面看,就見得現在通行的教育的貧乏、不健全。”
秦牧《藝海拾貝·核心》:“一味在那里講究詞章,講究文采,而思想貧乏以至錯誤的人,不可能寫出好作品。”
因貧窮而物資匱乏。
如:「這篇文章,內容貧乏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