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霜凍shuāngdòng
[frost] 指農作物因寒潮的侵襲而受到傷害
霜凍,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,是指空氣溫度突然下降,地表溫度驟降到0℃以下,使農作物受到損害,甚至死亡。霜凍通常出現在秋、冬、春三季。它與“霜”不同,“霜”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,并且地面溫度低于0℃,在物體上直接凝華而成的白色冰晶,有霜凍時并不一定是霜。發生霜凍時不一定出現霜,出現霜時也不一定就有霜凍發生。“霜”、“霜凍”與“霜降”節氣不是一回事,它們分別是三個不同的概念。“霜”是指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一種白色冰晶;“霜凍”是指一種較為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現象;“霜降”節氣是指反映氣溫驟降節令。查看百科
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使植物體受到凍害的天氣現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