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后漢書?光武帝紀下》:“﹝光武﹞每旦視朝,日仄乃罷。數引公卿、郎、將講論經理,夜分乃寐。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,承閑諫曰:‘陛下有禹·湯之明,而失黃·老養性之福,愿頤愛精神,優游自寧。’帝曰:‘我自樂此,不為疲也。’”后以“樂此不疲”謂耽樂某事,不覺疲倦。
亦作:樂此不倦
⒈ 后以“樂此不疲”謂耽樂某事,不覺疲倦。
引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下》:“﹝光武﹞每旦視朝,日仄乃罷。數引公卿、郎、將講論經理,夜分乃寐。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,承閒諫曰:‘陛下有禹湯之明,而失黃老養性之福,愿頤愛精神,優游自寧。’帝曰:‘我自樂此,不為疲也。’”
蔡元培《以美育代宗教說》:“又如跳舞、唱歌,雖野蠻人亦皆樂此不疲。”
冰心《寄小讀者》七:“海上的頭三日,我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,套圈子,拋沙袋,樂此不疲。”
魯迅《花邊文學·安貧樂道法》:“一種是教人對于職業要發生興趣,一有興趣,就無論什么事,都樂此不倦了。”
語本《后漢書.卷一.光武帝紀下》:「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,承間諫曰:『陛下有禹湯之明,而失黃老養性之福,愿頤愛精神,優游自寧。』帝曰:『我自樂此,不為疲也。』」指特別喜好做某些事,而不以為倦苦。《兒女英雄傳.第三八回》:「更兼這位老先生,天生又是無論甚么疑難,每問必知,據知而答,無答不既詳且盡,并且樂此不疲。」也作「樂此不倦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