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受到指責而反過來與對方計較。
引漢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婦姑不相説,則反脣而相稽。”清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呂無病》:“語侵婦,婦反脣相稽。”亦作“反唇相稽”。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七三回:“小主人駡了他,他又反唇相稽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六:“可是范博文竟不反唇相稽,只把身子閃開。”
受到指責不服氣,反過來對對方加以計較、譏斥。《漢書.卷四八.賈誼傳》:「婦姑不相說,則反唇而相稽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一一.段氏》:「連詬斥之,輒反唇相稽。」也作「反唇相譏」。
別人正在搜
騰訊云 新老同享118元/年 2核2G4M300G月流量
阿里云 新老同享99元/年 2核2G3M帶寬不限流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