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宮殿名,天子所居。 唐宋時為接見群臣及外國使者朝見慶賀的內朝正殿,在大明宮內。
引唐杜甫《冬至》詩:“杖藜雪后臨丹壑,鳴玉朝來散紫宸。”
⒉ 泛指宮廷。參閱《唐六典·尚書工部》、 宋王應麟《玉海·宮室·唐紫宸殿》。
引明沉鯨《雙珠記·郵亭失珠》:“纔離紫宸,平步蓮鞋穩。”
清孫枝蔚《北山》詩:“戰士從來苦,誰曾達紫宸?!?/span>
⒊ 借指帝王、帝位。
引《晉書·后妃傳序》:“若乃作配皇極,齊體紫宸,象玉牀之連后星,喻金波之合羲璧。”
《梁書·元帝紀》:“紫宸曠位,赤縣無主,百靈聳動,萬國回皇。”
皇宮的殿名,是唐、宋時皇帝接見百官或外國使臣的內朝正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