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后因稱助人為善者得善報為“佐饔得嘗”。
引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佐饔者嘗焉,佐鬭者傷焉。”
韋昭注:“饔,烹煎之官也。”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省事》:“王子晉云:‘佐饔得嘗,佐鬭得傷。’此言為善則預,為惡則去,不欲黨人非義之事也。”
協助烹調的人也嘗到美食。語本《國語.周語下》:「佐饔者嘗焉,佐斗者傷焉。」三國吳.韋昭.注:「饔,烹煎之官也。」后用以比喻助人行善,自己也會得到善報。北齊.顏之推《顏氏家訓.省事》:「王子晉云:『佐饔得嘗,佐斗得傷。』此言為善則預,為惡則去,不欲黨人非義之事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