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袍笏登場
[taking position of power,as in a dress rehearsal;dress up and go on stage—said of a puppet upon his take-over] 袍,古代官服;笏,古代大臣上朝所執手板。袍笏登場,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員登臺演戲,現在常用來比喻壞人上臺,有貶義;或比喻新官上任,有諷刺意
袍笏登場也等閑。——清·趙翼《甌北詩鈔》
⒈ 穿官服執手板,登臺演戲。比喻上臺做官。多含諷刺意。
引清趙翼《數月內頻送南雷述庵淑齋諸人赴京補官戲作》詩之一:“袍笏登場也等閒,若他動色到柴關。”
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二七章:“關于組織臨時政府的問題, 段已通電北方各省征求意見,只等回電一到,就要袍笏登場。”
演員裝扮成為穿袍執笏的官員登臺演戲。
如:「經過這次批斗,又有一些人將要袍笏登場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