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沉默無言的樣子。
引《荀子·不茍》:“君子至德,嘿然而喻。”王先謙集解:“君子有至德,所以默然不言而人自喻其意也。”梁啟雄釋:“嘿同‘默’。”漢劉向《說苑·尊賢》:“宣王嘿然無以應。”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“鴇兒不料公子有銀,嘿然變色,似有悔意。”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三幕:“江泰嘿然,又不做聲。”
不作聲。《大宋宣和遺事.元集》:「徽宗心頗疑之,嘿然無語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二○回》:「賈子猷聽了,只得嘿然。于是催兄弟及姚小通起來梳洗。」也作「默然」。
別人正在搜
騰訊云 新老同享118元/年 2核2G4M300G月流量
阿里云 新老同享99元/年 2核2G3M帶寬不限流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