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監察jiānchá
[supervise;control] 監督考察;監督檢舉
⒈ 監督察看。
引漢王逸《<離騷>序》:“屈原序其譜屬,率其賢良,以厲國士,入則與王圖議政事,決定嫌疑,出則監察羣下,應對諸侯。”
《后漢書·竇融傳》:“融居屬國,領都尉職如故,置從事監察五郡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十四回:“這三十個每日輪流各處上夜,照管門戶,監察火燭,打掃地方。”
冰心《寄小讀者》十二:“小朋友,請你們監察我,催我自強不息的奔赴這理想的最高的人格!”
⒉ 負有監督察看之責的官吏。
引唐元稹《寄隱客》詩:“監察官甚小,發言無所裨。”
宋王讜《唐語林·識鑒》:“初巖為淮南崔鉉度支使,除監察,十年不出京師,致位宰相。”
《宋史·劉摯傳》:“諫官御史員缺未補,監察雖滿六員,專以察治官司公事,而不預言責。”
⒊ 鑒別;辨別。監,通“鑒”。
引元石子章《竹塢聽琴》第二折:“你將那無顯驗的文書是監察,須不是俺孔宣圣遺留下。”
元張壽卿《紅梨花》第一折:“你豈知他那有志題橋漢司馬,怎不教人嗔怒發,是和非你心中自監察。”
監督視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