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官名。 唐時節度、觀察、團練諸使的下屬官吏。
引唐韓愈《祭鱷魚文》:“維年月日, 潮州刺史韓愈,使軍事衙推秦濟,以羊一、豬一投惡谿之潭水,以與鱷魚食而告之。”
《新唐書·百官志四下》:“觀察使、副使、支使、判官、掌書記、推官、巡官、衙推、隨軍要籍,進奏官各一人。”
宋洪邁《容齋三筆·朱崖遷客》:“唐韋執誼自宰相貶崖州司戶,刺史命攝軍事衙推。”
⒉ 五代、宋時以稱操醫卜星相之業的人。
引宋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十八:“莊宗好俳優,宮中暇日,自負蓍囊藥篋,令繼岌破帽相隨,似后父劉叟以醫卜為業也。后方晝眠, 岌造臥內,自稱劉衙推訪女。后大恚,笞繼岌。”
宋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二:“陳亞詩云:‘ 陳亞今年新及第,滿城人賀李衙推。’ 李乃亞之舅為醫者也。今北人謂卜相之士為巡官。巡官, 唐、五代郡僚之名。或謂以其巡游賣術,故有此稱。然北方人市醫皆稱衙推。”
以醫為業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