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極邊遠(yuǎn)的地方。
引南朝陳徐陵《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》:“天涯藐藐,地角悠悠。言面無由,但以情企。”
唐白居易《昆明春水滿》詩:“天涯地角無禁利,熙熙同似昆明春。”
何其芳《畫夢錄·夢后》:“在萬念灰滅時偏又遠(yuǎn)遠(yuǎn)的有所神往,仿佛天涯地角尚有一個牽系。”
原指偏僻遙遠(yuǎn)的地方。語本南朝陳.徐陵〈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〉:「天涯藐藐,地角悠悠,言面無由,但以情企。」后用以形容相距遙遠(yuǎn)的兩地。唐.李商隱〈臨發(fā)崇讓宅紫薇〉詩:「天涯地角同榮謝,豈要移根上苑栽。」宋.晏殊〈玉樓春.綠楊芳草長亭路〉詞:「天涯地角有窮時,只有相思無盡處。」也作「天涯海角」、「海角天涯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