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尋章摘句
[cull phrases but not meaning; write in cliches without originality] 讀書只摘記現成詞句。比喻局限于套用現成的詞句、章法,缺乏創造性
⒈ 搜求、摘取片斷辭句。指讀書或寫作只注意文字的推求。
引《三國志·吳志·吳主傳》“屈身於陛下,是其略也” 裴松之注引《吳書》:“﹝孫權﹞志存經略,雖有餘閒,博覽書傳歷史,藉採奇異,不效書生尋章摘句而已。”
唐李賀《南園》詩之六:“尋章摘句老雕蟲,曉月當簾掛玉弓。”
清姚世鈞《饒州舟次獨酌醉后放歌》:“尋章摘句守矩矱,廋辭謎語工雕搜。”
吳晗《學習集·談讀書》:“一種是尋章摘句式的,讀得很細心,鉆研每一段,以至每一句,甚至為了一個字,有的經師寫了多少萬字的研究論文。”
讀書時只知摘錄漂亮詞句,而不深入研究。《三國志.卷四十七.吳書.吳主權傳》裴松之注引《吳書》:「雖有余閑,博覽書傳歷史,藉采奇異,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。 」《三國演義.第四十三回》:「尋章摘句,世之腐儒也,何能興邦立事?」也作「摘句尋章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