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穩帖。穩當妥帖。
引宋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前集·玉川子》:“余謂玉川之詩,優於希文之歌, 玉川出自胸臆,造語穩貼,得詩人之法。”
明袁宏道《答王百穀書》:“青氈雖閑,要亦有拜客及不情應答之苦,終不若山居之穩貼也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邵女》:“疾奔而至,見家中寂然,心始穩貼?!?/span>
⒉ 猶勸慰。
引《警世通言·趙太祖千里送京娘》:“京娘便到廚下與店家娘相見,將好言好語穩貼了他半晌。店家娘方纔息怒?!?/span>
⒊ 猶緊貼。
引《西游補》第十二回:“雖然都是盲子,倒有十二分姿色,白玉酥胸,穩貼琵琶一面?!?/span>
妥當安穩。也作「穩帖」、「穩妥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