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吟誦yínsòng
[chant;recite] 有節奏地誦讀詩文
吟誦詩篇
⒈ 泛指讀書。
引《晉書·儒林傳·徐苗》:“苗少家貧,晝執鉏耒,夜則吟誦。”
⒉ 謂有節奏地誦讀詩文。
引《隋書·薛道衡傳》:“江東雅好篇什, 陳主尤愛雕蟲, 道衡每有所作,南人無不吟誦焉。”
唐李白《游太山》詩之四:“清齋三千日,裂素寫道經。吟誦有所得,眾神衛我形。”
宋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高宗親書此聯於幅紙,黏之殿壁……吟誦此聯,凄然出涕。”
清梅曾亮《歐氏又一村讀書圖記》:“岳庵雖家居,亦囊篋鱗雜,不能吟誦無事如曩時。”
馮牧《<郭小川詩選>代序》:“﹝它們﹞值得我們吟誦……首先是因為它們時時響徹著的那種可貴的主旅律。”
吟詠歌誦。
如:「吟誦詩詞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