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五方的大路。
謂枝杈五出。
⒈ 通五方的大路。
引《管子·臣乘馬》:“今君立扶臺,五衢之眾皆作。”唐權德輿《放歌行》:“雙闕煙云遙靄靄,五衢車馬亂紛紛。”唐崔峒《送張芬東歸》詩:“喧喧五衢上,鞍馬自驅馳。”
⒉ 謂枝杈五出。
引《山海經·中山經》:“少室之山,百草木成囷。其上有木焉,其名曰帝休,葉狀如楊,其枝五衢。”郭璞注:“言樹枝交錯,相重五出,有象衢路也。”南朝梁簡文帝《相宮寺碑》:“雪山忍辱之草,天宮陁樹之花,四照芬吐,五衢異色。”
別人正在搜
騰訊云 新老同享118元/年 2核2G4M300G月流量
阿里云 新老同享99元/年 2核2G3M帶寬不限流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