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悠然自得貌。
引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昔者莊周夢為胡蝶,栩栩然胡蝶也。自喻適志與,不知周也。俄然覺,則蘧蘧然周也。”
唐楊炯《臥讀書架賦》:“風清夜淺,每待蘧蘧之覺;日永春深,常偶便便之腹。”
明徐復祚《投梭記·敘飲》:“本是乾坤一腐儒,豈堪與人間張主,自合掩蓬門蝶夢任蘧蘧。”
許杰《賭徒吉順》:“他陶醉在柔軟的鄉(xiāng)里,正如他的心安貼在她的心里,便蒙下眼睛,蘧蘧然入睡。”
⒉ 高聳貌。參見“渠渠”。
引《文選·王延壽<魯靈光殿賦>》:“飛梁偃蹇以虹指,揭蘧蘧而騰湊。”
李善注:“崔駰《七依》曰:‘夏屋蘧蘧。’高也,音渠。”
驚動的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