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清風明月
(1)[be at leisure] 形容清閑無事
不妄交接,門無雜賓。有時獨醉,曰:“入吾室者,但有清風;對吾飲者,惟當明月。”——《南史·謝晦傳》
金馬玉堂三學士,清風明月兩閑人——宋·歐陽修《會老堂致語》
(2) 也作“明月清風”
()⒈ 亦作“清風朗月”。
引語出《南史·謝譓傳》:“有時獨醉,曰:‘入吾室者,但有清風,對吾飲者,唯有明月。’”
宋黃庭堅《鄂州南樓書事》詩之一:“清風明月無人管,併作南樓一味涼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若遇清風明月時節,便同他在前面天井里談説古今的事矜,甚是相得。”
陳毅《莫干山紀游詞》:“林泉從此屬人民,清風明月不用買。”
唐李白《襄陽歌》:“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,玉山自倒非人推。”
瞿秋白《餓鄉紀程》五:“天氣很好,清風朗月,映著我不可思議的情感,觸目都成異象。”
⒉ 用以比喻高人雅士的風致。
引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劉尹曰:‘清風朗月,輒思元度。’”
宋許顗《許彥周詩話》:“《會老堂口號》曰:‘金馬玉堂三學士,清風明月兩閑人。’”
清涼的微風,皎潔的明月。《孤本元明雜劇.女真觀.楔子》:「每值良晨美景,清風明月之下,焚一炷香,操一曲琴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二十回》:「若遇清風明月的時節,便 同他在前面天井里談說古今的事務,甚是相得。」也作「清風朗月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