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清異秀出;美好不俗。
引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“羅君章曾在人家,主人令與坐上客共語” 劉孝標注引《羅府君別傳》:“此江左之清秀,豈惟荊楚而已。”
《魏書·濟陰王小新成傳》:“元參軍風流清秀,容止閑雅,乃宰相之器。”
宋張淏《云谷雜記》卷三:“郁詩雖清秀,然意在試其學問。”
郭沫若《我的童年》第一篇一:“大約就是因為山水比較清秀的原故罷,一般的人之風尚比起鄰近的村鎮也覺稍有不同。”
秀美不俗。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六》:「看他生得少年萬分,清秀可喜,心里先自軟了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五十一回》:「這客人約有二十多歲,生的也還清秀。」也作「清妍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