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土地堅硬瘠薄。
引《東觀漢記·丁綝傳》:“昔孫叔敖敕其子,受封必求磽確之地。今綝能薄功微,得鄉厚矣。”
唐孟郊《秋懷》詩之十:“南逸浩淼際,北貧磽確中。”
明唐順之《答馬巡撫書》:“苦寒磽確之地,人甚不樂居。”
梁啟超《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》第五章:“然余所最畏者,厥惟四事,曰內亂、曰疫癘、曰土地之磽確、曰貨幣之惡劣是也。”
⒉ 指多石而堅硬的路。
引宋范成大《自冬徂春道中多雨遂作苦語》詩:“薄晚得磽確,稍入袁州山。不辭石嚙足,聊免泥沒韉。”
⒊ 堅石。
引唐歐陽詹《石韞玉賦》:“內抱貞明,蓄珪璋而自異;外封磽確,與砮礪而攸同。”
堅硬瘠薄的土地。 唐歐陽詹《曲江池記》:“既以磽確外為寰宇,敞無垠堮以居億兆;又選英精內為區域,束以襟帶用宅君長。”
多砂石、不宜種植的貧瘠土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