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杌隉wùniè
[unstable;not at ease] 傾危不安的樣子
杌隉之象。——孫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
【】⒈ 不安;困厄。
引《書·秦誓》:“邦之杌隉,曰由一人。”
孔傳:“杌隉,不安;言危也。”
唐陸贄《收河中后請罷兵狀》:“邦國之杌隉艱屯,綿綿聯聯,若包桑綴旒。”
元趙孟頫《晉公子奔狄圖》詩:“杌隉居蒲日,艱難奔狄時。”
華嘉《寂寞》:“余老師這時記起了那怨恨的眼光,這很使他杌隉不安。”
⒉ 指動蕩不安的時勢。
引清顧炎武《王官谷》詩:“唐至昭宗時,干戈滿天闕。賢人雖發憤,無計匡杌隉。”
動搖不安。形容危險。《書經.秦誓》:「邦之杌隉,曰由一人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杌隉,不安,言危也。」也作「兀臬」、「兀臲」、「阢隉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