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毛骨悚然
[bloodcurdling;be horror-stricken with every hair erect;enough to make one's blood turn red] 毛發豎起,脊梁骨發冷。形容恐懼驚駭的樣子
(好工具)⒈ 身上汗毛豎起,脊梁骨發冷。極言吃驚和恐懼。
引《三國演義》第二二回:“左右將此檄傳進, 操見之,毛骨悚然,出了一身冷汗。”
《西游記》第五八回:“那獮猴毛骨悚然,料著難脫,即忙搖身一變,變作個蜜蜂兒。”
馮德英《苦菜花》第十一章:“轉眼間,這堂堂的大客廳,就變成一個齊備的刑事房,令人毛骨悚然,不寒而栗。”
形容極端驚懼害怕。《西游記.第一○回》:「龍王見說,心驚膽戰,毛骨悚然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二五回》:「幾句說的兩個書辦毛骨悚然,一場沒趣,扯了一個淡,罷了。」也作「毛骨竦然」、「毛骨聳然」、「毛發悚然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