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碧海bìhǎi
[blue sea] 碧藍色的海
()⒈ 傳說中的海名。
引《海內十洲記》:“扶桑在東海之東岸。岸直,陸行登岸一萬里,東復有碧海。海廣狹浩汗,與東海等。水既不咸苦,正作碧色,甘香味美。”
隋薛道衡《從駕天池應詔》詩:“駕黿臨碧海,控驥踐瑤池。”
唐李白《有所思》詩:“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東隅,海寒多天風,白波連山倒蓬壺。”
⒉ 藍色的海洋。
引宋蘇軾《登州海市》詩:“斜陽萬里孤鳥沒,但見碧海磨青銅。”
明李夢陽《去婦詞》:“只解黃金頃刻成,那知碧海須臾變。”
魯迅《故事新編·奔月》:“他對著浮游在碧海里似的月亮,覺得自己的身子非常沉重。”
⒊ 指青天。天色藍若海,故稱。
引宋晁補之《洞仙歌·泗州中秋作》詞:“青煙冪處,碧海飛金鏡。”
清納蘭性德《琵琶仙·中秋》詞:“碧海年年,試問取冰輪,為誰圓缺?”
青綠澄澈的海水。
如:「站在這崖壁上,眺望這片藍天碧海,真是令人心曠神怡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