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矜侉”。
參見:矜夸
www.⒈ 同“矜侉”。
引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文章》:“孫楚矜夸凌上。”
唐王昌齡《塞下曲》:“莫學游俠兒,矜夸紫騮好。”
明高啟《江上看花》詩:“花應得我相慰賞,似笑欲舞爭矜夸。”
王統照《鬼影》:“厚闊的嘴唇,恰與他那好自矜夸的態度相合。”
郭沫若《羽書集·持久抗戰的必要條件》:“一時的勝利并不足以怎樣的矜夸,一時的退卻也并不足以怎樣的憂慮。”
同“矜侉”。 漢班固《東都賦》:“子實秦人,矜夸館室,保界河山,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。”
宋司馬光《送同年郎景微歸會稽榮覲序》:“是以得之者矜夸滿志,焜燿於物,如謂天下莫己若也。”
驕矜夸大。北齊.顏之推《顏氏家訓.文章》:「孫楚矜夸凌上,陸機犯順履險。」唐.韓愈〈讀東方朔雜事〉詩:「挾恩更矜夸,詆欺劉天子。」也作「矜大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