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經天緯地
[plan the world affairs] 以天為經,以地為緯。比喻人的才智極大
經天緯地之才
⒈ 本指以天地為法度。后以“經天緯地”、“經緯天地”謂經營天下,治理國政。
引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經之以天,緯之以地,經緯不爽,文之象也。”
《荀子·解蔽》:“經緯天地而材官萬物,制割大理,而宇宙里(理)矣。”
《周書·靜帝紀》:“藉祖考之休,憑宰輔之力,經天緯地,四海晏如。”
南唐張紹《沖佑觀》詩:“拓土開疆,經天緯地。”
清譚嗣同《仁學》四四:“茍民智大開,方將經天緯地,酬酢萬物之不暇,豈暇事此繁縟之衣冠?”
⒉ 形容政治才識卓越不凡。
引唐鄭亞《<會昌一品集>序》:“惟公藴開物致君之才,居元弼上公之位,建靖難平戎之業,垂經天緯地之文,萃于厥躬,慶是全德。”
宋王禹偁《省試四科取士何先論》:“非經天緯地、通古達變者,其文不貴,則文學得其士矣。”
清魏源《默觚上·學篇二》:“經天緯地之文,由勤學好問之文而入。”
經,直線。緯,橫線。經天緯地指以天為經,以地為緯。語本《左傳.昭公二十八年》:「擇善而從之曰比,經緯天地曰文。」后用來比喻治理國家,或規劃經營宏遠的事業。《周書.卷八.靜帝紀》:「藉祖考之休,憑宰輔之力,經天緯地,四海晏如。」亦可形容經國濟民的才能。《三國演義.第三六回》:「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,蓋天下一人也。」也作「緯地經天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