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旌旗
[banners and flags] 旗幟
旌旗裂。——《資治通鑒·唐紀》
上建旌旗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鐘鼓旌旗。——宋·蘇軾《教戰守》
遍地旌旗。——《廣東軍務記》
旌旗蔽日
(好工具)⒈ 亦作“旌旂”。亦作“旍旂”。亦作“旍旗”。 旗幟的總稱。
引《周禮·春官·司常》:“凡軍事,建旌旗。”
漢應瑒《弈勢》:“旌旂既列,權慮蜂。”
漢枚乘《七發》:“旍旗偃蹇,羽毛肅紛。”
三國魏曹植《懷親賦》:“步壁壘之常制,識旌旗之所停。”
《宋書·謝晦傳》:“旍旂相照,蔽奪日光。”
宋劉過《沁園春·御閱還上郭殿帥》詞:“旌旗蔽滿寒空,魚陣整,從容虎帳中。”
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談·談故一·土魯番表文》:“旌旂閃爍,超越乎墨烏戚爾。”
毛澤東《西江月·井岡山》詞:“山下旌旗在望,山頭鼓角相聞。”
⒉ 借指軍士。
引唐王昌齡《青樓曲》之一:“白馬金鞍從武皇,旌旗十萬宿長楊。”
陳毅《梅嶺三章》詩之一:“此去泉臺招舊部,旌旗十萬斬閻羅。”
旗子的通稱。《周禮.春官.司常》:「凡軍事,建旌旗,及致民置旗弊之。」《西游記.第四回》:「就替我快置個旌旗,旗上寫『齊天大圣』四大字,立竿張掛。」也作「旍旗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