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朝覲
(1)[make a pilgrimage]∶指教徒拜謁圣像、圣地等
(2)[hajj]∶伊斯蘭教用語,指伊斯蘭教徒到麥加的朝拜
(3)[have an audience with an emperor]∶朝見
⒈ 謂臣子朝見君主。
引《禮記·樂記》:“朝覲,然后諸侯知所以臣;耕藉,然后諸侯知所以敬。”
《文選·曹植<應詔詩>》:“嘉詔未賜,朝覲莫從。”
李善注:“毛萇《詩傳》曰:覲,見也。”
唐李肇《唐國史補》卷上:“淮西賊將僭竊,問儀注於魯公。公答曰:‘老夫所記,唯諸侯朝覲之禮耳。’”
章炳麟《論式》:“經術已不行於王路,喪祭尚在,冠昏朝覲,猶弗能替舊常,故議禮之文亦獨至。”
⒉ 伊斯蘭教徒拜謁圣像、圣地,為教徒五項基本功課之一,該教規定凡身體健康有經濟能力的穆斯林,在道路安全的情況下,一生應去麥加朝覲一次。
臣子上朝謁見君主。《孟子.萬章上》:「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,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。」《三國演義.第一四回》:「今聞天子還都,特來朝覲。」也作「朝見」、「朝請」、「朝參」、「朝謁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