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鯁直gěngzhí
[just and upright] 剛直,正直
⒈ 剛直;率直。
引《后漢書·黃琬傳》:“﹝刁韙﹞在朝有鯁直節,出為魯、東海二郡相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五三回:“李逵雖是愚蠢,不省理法,也有些小好處:第一,鯁直,分毫不肯茍取於人。”
巴金《隨想錄·紀念雪峰》:“見第一面我就認為雪峰是個鯁直、真誠、善良的人,我始終尊敬他。”
梁斌《紅旗譜》十一:“﹝大貴﹞沉默了半天,才鯁直地說:‘我看著這脯紅,三天不吃飯也不饑!’”
⒉ 骾直:剛強正直。
引魯迅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第二十篇:“其父鐵英為御史, 中玉慮以骾直得禍,入都諫之。”
正直。《后漢書.卷六一.黃瓊傳》:「在朝有鯁直節,出為魯、東海二郡相。」《北史.卷八三.文苑傳.李文博傳》:「性貞介鯁直,好學不倦。」也作「耿直」、「梗直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