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轒輼fénwēn
[war chariot] 古代用于攻城的大型木制戰車。上蒙牛皮,下面可容十數人,往來運土以填平敵人的城壕
古代的戰車。用于攻城。
《孫子·謀攻》:“修櫓轒輼,具器械,三月而后成。” 杜牧注:“轒輼,四輪車,排大木為之,上蒙以生牛皮,下可容十人,往來運土填塹,木石所不能傷,今所謂木驢是也。” 唐沉佺期《塞北》詩之一:“朔風吹汗漫,飄礫灑轒輼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九二回:“ 宋江傳令,修治轒輼器械,準備攻城。” 清魏源《城守篇·守備上》:“轒輼木驢旱船之屬,皆防上而不防下,守城者每無如何,則任其挖掘。”一說指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用的戰車。《文選·揚雄<長楊賦>》:“碎轒輼,破穹廬。” 李善注引應劭曰:“轒輼, 匈奴車也。”
借指匈奴 。
唐裴漼《奉和御制平胡》:“一舉轒輼滅,再麾沙漠空。”
古代攻城所用的四輪車。以粗木編排而成,上以生牛皮覆蓋,下可藏兵士,往來運土筑工事,敵人箭矢、木石無法傷害。